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工作论坛
15795900000022

第22章 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新要求

张扬

内容摘要:论述了21世纪数字图书馆的运行已成必然,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对学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提出了实施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馆员素质继续教育

由于因特网和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孕育而生。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有着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特点。那么,如何提高馆员素质,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图书馆的数字化是建立在图书馆内部业务高度自动化和图书馆系统之间连接的高度网络化基础之上,不仅能使本地和远程用户联机存取其OPAC以查寻传统的非数字化的图书馆馆藏,而且也能使用户通过网络联机存取图书馆内外的其他电子信息资源,从而构成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挑战,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的转变。图书馆将改变传统图书馆封闭的模式,由传统馆的“大而全”“小而全”向数字化“大图书馆(grand library)”转变,传统的图书馆将成为“大图书馆”的图书馆单元。据专家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会将全国甚至全球的图书馆、科研单位、学校以及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包括数据、文字、资料、图片、教学软件等。网络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共享这些资源。因此,图书馆要实现业务工作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载体数字化,数据规范标准化。现代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由文献收藏保存、文献加工整理、文献信息传递,转变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导航服务、社会用户教育培训等。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本馆馆藏数字化建设,大力开发有特色的数据库,实现本单位、本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的强大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方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员在新形势下要调整好心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去探索、开拓图书馆在新环境下的工作方法,抛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办馆方式,变“重藏轻用”为“网户至上”,变“封闭办馆”为“联合办馆”,使图书馆真正开放、搞活,把自己融入到网络大家庭中去。这样才能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有立足之地,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二)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馆藏类型多样化,工作手段自动化,服务方式现代化,信息提供网络化。图书馆员面对的不再只是对馆藏文献进行组织管理,而要将更多的网上文字信息、图像、声音等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正如《美国洛杉矶时报杂志》1995年8月20日在题为《昔日的职业和未来的职业》一文中指出的:“未来的图书馆管理员将不再是在服务中心收藏珍贵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相反,昔日国会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都将分门别类予以联机,图书馆管理员将起筛选者的作用,即从浩如烟海的现有信息中筛选出少数人所需要的东西。”

网络信息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与无序。面对因特网上五彩缤纷且杂乱无章的庞大信息资源,信息的组织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图书馆员应充分发挥自己分类加工、组织整序文献信息的专业特长,融合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模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并具有较强的捕捉、分析、判断、识别、整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他们除了能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中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外,还应能快速地通过因特网,从使人眼花缭乱、日益膨胀、纷乱无序的知识海洋中搜集和筛选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分门别类加以归纳,使之成为本馆虚拟馆藏的一部分。从而使现代信息环境高度有序化,方便用户查询信息,节省用户搜索网络信息的时间,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与往日是不可比拟的。在当今社会中,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世界上任何一座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使图书馆资源共享得以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是对现代图书馆的继承和发展,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信息的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和传递。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的问世,全球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图书馆也开始了馆藏多媒体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要求对馆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教育。馆员应该对各工作系统的程序编制、运行、维护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排除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技能,能利用计算机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资料。

(四)外语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现代化的信息环境,使我们的“馆藏”范围打破了国家、地域、人种、语言的界限,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日益频繁。由于美国在互联网的领导地位,使得目前因特网上有97%的信息是英文,要想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资料,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因此熟练掌握英语已是当前图书馆从业人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只有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才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

(五)应具备较强的信息专业和某一学科知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图书馆员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在处理、加工、传播信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户的各种需求都与馆员分类指导、参考咨询分不开。这要求馆员必须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信息意识,同时具备判断、分析、识别、整序、传播等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用户全方位、多角度灵活选择各种信息资源,帮助用户得到可以利用的信息。因此,除了要求馆员掌握传统的图书馆情报理论、方法外,更要加强信息研究、加工、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信息专业知识的学习。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往往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各种数据库组成。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要求馆员利用各种专业知识来正确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其利用价值,这是馆员业务素质高低及能否让信息服务增值的重要体现。与之相适应的是,各馆所建立的各类专题数据库也必须依靠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这需要馆员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某一学科方面的信息资源咨询专家。

综上所述,图书馆员要想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二、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途径

根据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素质新的要求,笔者认为,馆员继续教育应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一)加强岗位技能培训

根据馆员的具体岗位要求、知识结构进行针对性培训。如外语、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建设及检索、机读目录标准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等。同时,要加强馆员职业道德修养和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岗位培训可纵贯各个层次,加强知识更新培训,树立并强化终生教育的观念。

(二)重视复合型人才教育

图书馆应重点选派一些热爱图书馆事业,安心图书馆工作且业务能力较强的图书馆馆员,实行脱产或半脱产方式进行多种专业学科培训,逐步培训一批复合型人才。

(三)自我导向学习

所谓自我导向学习是指学习者采取主动的学习过程,即不论是否有他人的帮助,学习者主动地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所需的资料和需要投入精力,选择和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以及评价其学习效果。图书馆员的自我导向学习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在职人员,为适应职业需要而不断进行的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展与提高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员必须主动接受更新、更广、更精、更深的现代图书馆知识及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工作要求。

(四)开展学术探讨

应尽可能地为图书馆员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交流科研信息,提高科研能力,使知识不断深化,能力不断提高。

(五)组织参观学习

要有计划地组织图书馆员到国内外先进图书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开阔馆员的视野,拓展馆员的思路,使图书馆工作开展得更好。

新的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将面临着全新的,更为复杂和多变的技术和服务环境,图书馆的重要性将取决于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对用户需求的反应能力。构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群体,有助于创造第一流的工作成果。只要我们能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开展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和途径,努力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我们坚信在数字图书馆发展新时代,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一定会出现在图书馆的各个业务岗位上。

参考文献:

1.陈蔼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思考。江西图书馆学刊(季刊),2001(4)

2.杨萍。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人才的新要求。江西图书馆学刊(季刊),2001(4)

3.王知津。数字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影响。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