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16143800000006

第6章 经典案例:公关宣传冲击波

伍德拉夫曾经与一位友人闲谈。这位朋友问:“可口可乐到底靠什么成功的?老朋友!你告诉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伍德拉夫说:“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会有谁喝它呢?”可见,通过势不可挡的广告冲击波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是可口可乐公司百年来孜孜以求的。

“可口可乐”诞生以来,公司历届领导人一向不惜血本,充分利用各种时机进行宣传,扩大产品的销路。1984年伍德拉夫为了宣传一种新研制的能够减肥的“可口可乐”,出巨资举办了一个由世界名流参加的4000人的盛大宴会,聚会时间长达4个小时。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也相继展开了各种类似的小型推销活动。为此,可口可乐公司支付了5000万美元。

1981年,可口可乐的总裁戈兹达出人意料的花费近7亿美元买进了一家与可口可乐公司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这一举动令人们大惑不解,其实,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可口可乐公司领导层深思熟虑的结果。戈兹达在回答人们对这一行动的疑问时说:“我们不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单纯看做是一家电影公司,而是把它看做是吸引现代青年的一项娱乐事业。抓住它,就抓住了青年。我们要通过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宣传,使每一个青年在看哥伦比亚出品的电影时,都会体会到可口可乐的风格”。

为了更进一步扩大产品影响,可口可乐公司从足球赛、科学讨论会,到文化交流、人员互访,无不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有时甚至到了不惜“挥霍千金”的程度。可口可乐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赞助商,从20世纪20年代末,可口可乐就与国际奥委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使可口可乐出尽风头的是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当时,承办者决定,对这次奥运会期间饮料售卖实行独家经营,并且拍卖独家经营权。在拍卖会上,承办者提出最低价为400万美元,伍德拉夫一次性提价到1300万美元,使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没有任何机会。比赛期间,可口可乐在比赛场地、奥运村和新闻中心设有服务点,所有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组织工作人员、记者,随时可以免费喝到“可口可乐”。几千万观众间接成了“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员。“可口可乐”的广告比奥运会的会徽还要醒目,到处可见,这给所有参加奥运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的广泛宣传,让“可口可乐”在奥运会的形象进一步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更提高了产品的影响力。

从1932年,可口可乐公司赞助建立第一个奥运会记录指示板,并将300多万印有奥运记录的纪念品分发给儿童起,直到1995年,可口可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郭斯纳先生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瑞士签订了第四期(TOP IV)奥林匹克合作伙伴协议,这一举动将可口可乐对国际奥委会的赞助计划延长至2008年。

可口可乐对奥运会的赞助从饮料、金钱、直升机到火炬接力活动、出版奥运歌曲唱片和奥运历史书、电视转播奥运会、设立国际奥委会博物馆等等,几乎已渗透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1996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首次在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亚特兰大举办,那一年正值可口可乐诞生110周年,奥运会诞生100周年。可口可乐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奥运会的主角之一。为了扩大知名度,可口可乐公司借助全方位的赞助行为将奥运的“公正、和平”的精神归入自己品牌资产的名下,让消费者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机会接触到可口可乐,深深地被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所吸引,并使之真正认识到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奥运最长期、最忠实的伙伴。

全球60多亿人口中,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或没有看过奥运会,也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或没有喝过可口可乐。的确,在我们这个充满奇迹的星球上,奥运会这一世界瞩目的全球性活动,与可口可乐这种世界销量第一的饮料已经成为两个魅力无穷的神话。70多年来,可口可乐不仅成为历届奥运会的指定饮料,还与奥运会共同创造和弘扬了人类奋斗进取的历史和精神。

在中国,可口可乐对体育活动的赞助也成为企业界的楷模。可口可乐杯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为中国发现了不少足球尖子,并成为中国青年足球最重要的赛事。“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培训班在中国成立以来,十多年来已培训1000多名青少年足球教练,使近100万儿童能得到先进的技术指导。仅在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出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3万箱为此特别设计的奥运金罐,就从北京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下线并连夜送往各大商场和零售摊点。此外,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以1047.8万元荣获碳酸饮料主赞助商冠名权,成为九运会开展集资工作以后的第一个主赞助商。

除了大力赞助各项活动之外,可口可乐还发布了2006年的全球新广告营销战略,打出“欢迎进入可乐生活”的宣传口号,并推出一系列吸引眼球的新品,其中有带独特咖啡口味的Blak可乐,专为女性打造的功能饮料Tab等。

现在,可口可乐的广告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不断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视、广播、报刊和公共场所。这种势不可挡的广告冲击波,将可口可乐打造成影响世界的国际化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