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02

第2章 越上级的位

情景故事

周经理是上海分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在年底的时候,总公司决定在上海举办一个客户答谢晚宴,让所有的客户齐聚一堂,公司高层借此机会与客户进行沟通互动。由于周经理具备地理优势,总公司指定周经理全权负责筹办事宜,争取成功邀约到所有的重要客户。

周经理选取的晚宴举办地别有新意,公司许多的重要客户都出席了宴席,看着大家欢聚一堂,周经理对于自己的工作成果十分满意,以主人之态热情地周旋于客户之间,把现场气氛调动得非常活跃。轮到公司高层和分公司总经理说致谢词环节时,周经理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逐一介绍给现场的客户,公司的几个高层领导纷纷发言致意。可是轮到介绍分公司总经理的时候,周经理却一时语塞,反而自己喧宾夺主地说了一番致谢词,让分公司总经理在旁边独自尴尬。

周经理喧宾夺主的行为其实早有先例,以前在一些宴会和会议上,周经理常常自作主张地代替总经理发言,俨然分公司负责人的姿态。虽然总经理也偶尔心有不快,但是觉得这不过是区区小事,便从不当面计较什么。可是这次的场合却不同于往日,公司的高层和重要客户悉数到场,正需要总经理以分公司负责人身份高调亮相,以便加强今后的合作,可是周经理却冒然越位上阵,让总经理在上级面前陡然失色。

宴会结束后,公司的高层领导与总经理进行了交谈,因为总经理在宴会上自隐幕后,这种举动很难不让高层领导怀疑他是否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是否尸位素餐地把所有的工作交由周经理去完成。

通过与高层领导进行一席对话后,总经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对周经理大举削权,使周经理处处受其牵制,难以像往常一样得心应手地工作。

周经理不满意总经理对自己的“处决”,愤懑之余,毅然决然地辞了职。

问题分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寻常的处事道理———每个人的言行和姿态要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相适宜,一旦逾越了正常的等级规范,便难以与环境保持和谐的状态。周经理之所以失意职场,便在于他对职场等级关系的忽略。宴会致辞,本是高层领导应该饰演的角色,向外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是周经理不谙此理,隆重地越俎代庖,欣然地以总经理姿态高调亮相,且不说周经理暂时还不具备发言的资格,单是这种无视上级的行为便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古时在道德伦理上讲究“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每个人都以“三纲”行事准则,人人才会安处于自己的等级位置,社会运行便会井然有序。职场也遵从类似的秩序逻辑:上级为主,下级为从,上级始终处于主宰的地位,下级则处于服从的地位,依附于上级的管理。所以,身为下属,便要有下属的样子,懂得把握分寸,拿捏得当,知道在不同的时刻应该站在舞台的哪个位置。

管理讲堂

没有被组织赋予正当权力而冒然越位,犹如在手无兵刃的情况下,便投身于战场,即使能侥幸生还,也是伤痕累累,最大的可能是枉死疆场,有去无回。身处职场之中,对于如下几个雷区你最好敬而远之:

※ 尚未得到上级授权之前,不要擅自替上级作出决策

孟子有言:“位卑而言高,罪也”,属于上级职权范围内的决策,即使一时你无法得到上级的指示,也不要擅做主张,如果你因上级不能及时出现在工作场合便加以援手,上级会认为你趁虚而入,对自己的地位虎视眈眈。你可以向上级描述情况的紧急程度,争取得到上级的授权来为其作出决策。

※ 即使你与上级有意见分歧,你也要先倾听上级的理由,然后再灵动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有这样一则优秀员工定律:定律一,上级永远是对的;定律二,如果上级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不要试图绝对说服你的上级,你有责任为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如果上级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便要按照上级的主张去执行。不要忘了这么一条职场法则:谁是老大,谁就是对的!

※ 未经上级的允许,不要妄自介入上级的工作

上级的价值来源于他所承担的工作,如果你自以为是地替上级跟进客户、取代上级向公司领导上交策划方案,即使你只是以助人之心帮助上级,上级也会觉得你有夺权之念。

※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把舞台最耀眼的位置留给上级

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便是挂名首脑角色,以组织代表者的身份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通过出入这样的场合,管理者在组织内外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你要学会自甘退后,不抢夺上级的风头。

※ 最好不要替上级表态

有时候,公司内外会询问上级的意见,你不要替上级表态,因为他人征询上级的意见是因为尊重你的,你的表态显得不伦不类。

去梯言———

《中庸》有言“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行走职场,最重要的就是要按部就班,在自己既定的轨道上各行其是,上级所处的轨道固然有着更多的优先权,但是如果你冒然转道,公然跨进上级的轨道,很可能你尚未享受到那种优先权,便已经车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