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20

第20章 出卖公司的利益

情景故事

Jason Wu是某通信公司的技术部经理,他一直兢兢业业,老板对他颇为器重。一次,他在接待一个美国客户的时候,对方向其暗示道:“老板这次派我过来,要求我一定要以最优厚的条件拿下与你们合作的这个项目,你是技术部经理,能不能稍微透露点技术资料,这样我就能掌握谈判的主动权了。”

Jason Wu一口回绝了,义正词严地告诉美国客户———触犯公司利益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美国客户继续诱惑道:“如果你能为我提供一份技术资料,我可以为你提供10万美元的价钱。”Jason Wu的心微微动了一下,但他仍然表现得不为所动。美国客户的第一次诱惑无疾而终。

然而,美国客户并没有放弃对Jason Wu的诱降,在随后的几天里,美国客户又一次在见面中向Jason Wu暗示交易的事情:“你得奋斗几年才能赚到10万美元,现在就有机会放在你面前,你只需要交给我几张纸,就能轻松赚取几年的收入,这笔交易很划算。再说了,你不做,我还能找到其他的人来做,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啊!”

想想自己每天在公司废寝忘食地工作,公司提供给自己的也不过是每月几千块的收入,在利益的诱惑下,Jason Wu把技术资料泄露给了美国客户。

在正式的谈判中,不论Jason Wu所在的公司提出了什么要求和条件,美国客户都能滴水不露地从容应对,使Jason Wu的公司毫无还击之力,最后,Jason Wu的公司在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签订了合约。

后来,Jason Wu的公司几经调查,终于发现Jason Wu是背后黑手,是他的出卖行为导致公司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东窗事发后,公司开除了Jason Wu,并要求Jason Wu如数上交所获得的非法所得,否则将诉诸法律。

Jason Wu离开了公司,不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转眼成空,而且这件事情还成了他道德上的污点,业内其他的公司只要有所听闻,都拒绝了他求职的申请。

问题分析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机密关乎企业的利益得失和生死存亡,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有可趁之机,每一家公司很注重对于商业机密的保护。身处企业的管理层,主管常常是公司商业机密的知情者,正是由于具备这种潜在优势,公司的管理阶层往往是竞争公司的招降对象,不惜花费重金诱惑管理者出卖公司的重要信息。

商业社会,利字当道,有的管理者几经犹豫,最终对于竞争公司所给予的金钱诱惑俯首称臣,把公司的重要资料拱手相送。而且他们往往怀着这种侥幸心理:自己隐藏得天衣无缝,公司肯定不会知道自己暗度陈仓的行为。

然而,按照墨菲定律的观点: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出卖公司利益的事情多半会东窗事发,背叛者始终会为此支付巨大的代价。

背叛的行为不同于其他工作失误,如果因工作能力低而在工作中出现非道德失误,只要管理者积极改正,尚可以弥补既往的过失,仍然可以在公司内逐级晋升。然而管理者出现道德失误后,他曾经背叛的行为会始终成为他道德的污点,难以得到公司领导及其他行业同仁的信任,甚至成为行业内的过街老虎,难以在行业内立足。

管理讲堂

当你面对这样一个交易时:你获得利益的前提是出卖公司的利益,你唯一的应对策略便是果断拒绝,不论对方提供了多么丰厚的条件,也不论对方采取了多么高明的攻心术,你都要捍卫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种牺牲精神,觉得自己牺牲了个人利益换来公司的更好发展,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或许如此,但是对于管理者自身而言,其实这是一种长线投资,你用自己的拒绝换取了更多人的信任,而能够获得信任便是你事业发展的无价之宝。

亨利作为公司的管理层,也曾遭遇过被利诱的事件,但他毅然拒绝了对方,甚至不给对方再次提起的机会。然而,几个月后,亨利所在的公司破产了,亨利正在因失去工作而为日后的生活发愁时,不料,曾经希望从亨利嘴里打探情报的那家公司找到了亨利,说愿意为他提供一个不错的职位。亨利不解,不禁请教竞争对手的老板:“我曾经拒绝过你,你怎么现在还要聘请我?”老板笑道:“如果你当初答应了我,我反而不敢雇佣你了,因为你会为了金钱背叛你从前的公司,同样你会为了金钱背叛我,但你上次拒绝了我,让我相信,你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下属。”亨利的职业生涯峰回路转,他获得了又一个发展的平台。

去梯言———

兵不厌诈,市场竞争中只有输赢,而难以论评,所以你很难说出卖公司利益的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因为大多数公司的老板为了竞争成功,都会试着去收买人心。但是对于管理者而言,你应该毫不质疑地否决这种行为,因为出卖公司利益的行为只是短线投资,或许暂时你能够获得不错的金钱回报,可是你却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丧失了自己在行业的继续发展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