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27

第27章 让下属成为自己的出气筒

情景故事

托尼是营销部门的主管,由于投资股票失败,他最近心情很差,加之老板总是向他施加压力,要求他一定要把那个重要客户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回来,让他糟糕的心情雪上加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托尼糟糕的情绪找不到发泄的途径,不自觉地把下属作为了自己的出气筒。动不动就让下属无端地加班,对于下属的请示横加指责。托尼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发,使下属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一段时间,整个营销部门气氛阴霾,所有的员工都谨言慎行,尽量避免与托尼正面打交道,对于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员工也常常是能不请示就不请示,担心引来不必要的责难。

问题分析

在一些部门中,下属便等同于上级的受气包,由于上级操纵着下属的职场之路,下属对于成为上级出气筒的事实多是敢怒不敢言,表面上唯唯诺诺,内心却十分气愤,当上级把自己糟糕的情绪发泄给下属后,情绪便从上级这个源头波及员工的心理,乃至员工的家人。在这种情绪氛围中,主管与下属之间难以实现良好沟通,下属容易产生“无过便是功”的心理,使部门中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下情上达。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的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然而事出突然,有一天,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上班时间。董事长非常愤怒,回到办公室后,为了转移别人的主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上述事件便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可见,上级在向下属发泄不满后,所牵系的并不仅仅是上级和下属之间,上级的坏情绪从金字塔的塔尖不断地向塔底传送,很多的无辜者都成了坏情绪的受难者。由此也可以看出,下属并不会被动接受上级的怒火,他们也会按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则同样发火,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风度的丧失使上级难以对下属产生影响力。

管理讲堂

※ 管理者心情欠佳时,要让自己稍微冷静一下,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作出决定

人是一种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管理者在心有怨愤时,不妨强制告诉自己:在遇到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并且用“尽管……但是……”的词句来开导自己。管理者应该试着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及时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开导自己,这种理性判断可以避免很多不良冲突。

※ 通过合适的途径消除心中的不满

作为部门主管,所承担的压力和职责都大于普通的员工,偶有情绪爆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愤怒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人在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愤怒还会使人缺乏食欲,消化不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而对一些已有疾病的患者,愤怒会使疾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如中医认为“怒伤肝”、“气大伤神”等。因此,当管理者感到愤怒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发泄途径,把不良的情绪疏导出来,于己于人,是最佳的选择。

有这样一则关于林肯的故事———

一天,林肯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陆军部长斯坦顿气呼呼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林肯知道他肯定是又被人指责了。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给我说说,说不定我能给你出出主意。”林肯笑着对斯坦顿说。

斯坦顿像是找到了发泄的对象,对林肯一阵咆哮:“你知道吗?今天有位少将竟然用那种口气和我说话,那简直是侮辱,他所说的事根本就不存在啊。”

满以为林肯会安慰他几句,痛骂那名少将几句,但林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信回敬那位少将的无礼。

“你可以在信中狠狠地骂他一顿,让他也尝尝被指责的滋味。”

“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非得大骂他一顿不可,他有什么权利指责我呢?”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林肯看。

林肯看完以后,对斯坦顿说:“你写得太好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好好教训他一顿。”林肯把看完的信顺手扔进了炉子里。

斯坦顿看到自己写的信进了炉子,便责问林肯:“是你让我写这封信的,那你为什么把它扔进了炉子里呢?”

林肯回答说:“难道你不觉得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消了气吗?如果还没有完全消气,就接着写第二封吧。”

斯坦顿将自己的愤怒诉诸笔端,在写信的过程中,完全释放了不良情绪,但是在疏导情绪的时候却没有将愤怒传递给他人,将不良情绪的灾害性减少到最低。每一个人都有释放心情的方式,比如运动、向朋友倾诉、听音乐等,管理者最好选择那些不会影响到第二个人的发泄途径。

※ 告诉自己:由于发泄不满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修补的,至少是难以修补的

管理者向下属发怒时,伤及的是下属的心灵以及下属与自己的感情,这种发怒或许是冲动无意之举,但是所造成的伤害却难以挽回。

从前,有一个男孩的脾气很坏,他经常和伙伴们吵架。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一周以后,男孩在篱笆上共钉了36颗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避免发脾气和别人吵架,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

父亲并没有表扬他,而是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掉一颗钉子。”男孩按父亲的话去做了,终于有一天,钉子全部被拔光了,他忙去告诉父亲。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干得不错!但是,篱笆上的这些钉子洞,永远也不可能消失的。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就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主管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实现有效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使下属对自己产生向心力,但是如果主管总是向下属发泄自己的情绪,即使下属默默忍受,也会留下心理阴影,对主管的认同度大大降低。

去梯言———

一个主管的情绪往往就是一个部门的情绪,当主管将无名火发泄给下属后,不要以为怒气便已经消失遁迹,由于发生了“踢猫效应”,这种怒气与怨气将会扩散为整个部门的气氛,大大影响下属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