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30

第30章 没有适时保护自己的下属

情景故事

某公关公司为一家公司举办年终的客户答谢活动,该公司指定举办地点为某五星级酒店,活动部的一位职员在执行活动方案时忽略了这个条件,结果将举办地点选在了另一家酒店,并不是客户指定的酒店。客户为此很生气,不愿意按照合约上所约定的数额交付公关费用,活动部的主管带着自己的下属向客户百般道歉,但是客户执意要缩减公关费用,否则便要终止今后与公关公司的一切合作。不过,让人出人意料的是,公关公司所举办的活动非常有创意,尤其在互动环节上让嘉宾感到非常开心,结果几乎所有的嘉宾都对活动十分满意,看到这一成果,客户也便不再追究公关公司的责任。

不过,客户不再追究公关公司的责任,并不等于公关公司的老板可以完全当失职事件没有发生过。活动结束后,老板便准备追究活动部的责任,老板首先将活动部主管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仔细询问事件的始末,在这个过程中,活动部的主管始终强调是由于下属马虎犯的错,结果,老板认定活动部的职员为主要责任人,决定在员工会议上对其作出口头批评,以警示大家一丝不苟执行客户方案的重要性。

问题分析

关于上述案例,如果仔细推敲,确实是活动部职员应该负主要责任,只是因为他没有留意到客户的要求,结果把活动举办地点搞错,让客户十分不满意,差点让公司承担经济损失。可是,事情虽然如此,但是当面对上级时,该部门的主管不该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只是让下属承担责任。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在职场上,这句话便可以演绎为:下之错,上之过,即下属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下属所在部门的主管也有间接责任,因为管理者的职责便是保证部门正常高效地运营,如果部门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便说明管理者没有合格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部门主管是失职的。比如在上个案例中,如果主管随时与下属做好沟通工作,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结果,执行不当的错误或许就不会发生。

大多数的主管都想得到下属的拥护,渴望成为让下属尊敬的人物,下属对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很多的主管却从来不想如何才能让下属忠于自己、下属为什么要对自己忠诚无二———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如果当部门达到高绩效时,主管便欣然受勋,荣耀全归自己;当部门绩效不佳或出了问题后,主管便转身而逃,将责任归于下属,这样的管理者怎么会得到下属的拥护?孙子兵法有云:“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在行为取舍方面,人始终是谋求逐利避祸的,高明的管理者与下属相处时,总是荣耀齐享,责任共担,这样才符合行为经济学的逻辑,当然在实行这种做法的过程中,管理者得到的是一群忠心耿耿的下属,从而使自己的管理行为更加具备低投资高回报的成效。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将“责任”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由此可见,承担责任是管理的重要诠释之一。所谓的承担责任,管理者除了要勇于承担个人在管理职能领域的责任外,还要适时适量地替下属承担责任。

如果主管保护下属得当,可以产生如下的正面效果:

(1)有助于发挥和利用下属的长处;

(2)赢得人心,可以增加下属对自己的信任度;

(3)提高自己的声誉,为自己的正面形象加分;

(4)有助于实现某个既定的管理目标。

虽然有时候保护下属可以取得一箭多雕的效果,但是如果主管保护下属不当,便会无形中成为纵容下属犯错的包庇者,遭到其他下属的愤慨和不满。因此,主管在保护下属时,应遵从如下规则:

(1)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和利用下属的长处,而不是纵容、诱发下属的短处;

(2)必须有利于实现主管的管理目标,而不是有碍目标的实现;

(3)必须被其他的同事所理解、所接受,而不是激起多数人的反感和愤慨,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4)必须有助于提高主管在下属中的声誉和威信,而不是降低和损害主管的声誉和威信。

管理讲堂

※ 不盲目担责任

主管最好不要向下属说类似“出了问题我负责”或者“一切有我扛着”的话,虽然这样有助于鼓励下属的创新意识,但是也会诱使下属缺失必要的风险意识,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便盲目行动。

※ 大庭广众之下、不向下属大发雷霆

当下属因工作出现失误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时,主管切忌向下属大发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的主管一旦看到下属犯错,便要在众人面前狠狠批评犯错下属,以免落下监管不力的口实,让其他部门的主管说自己无视下属犯错。可是错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是既成事实,主管此时让下属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除了招致下属的忿恨外,对于维护自己的形象并没有什么好处。让人颔首而赞的管理者力求事前步步为营,而不是事后诸葛亮。

※ 冷静分析下属的行为

下属闯了祸,主管首先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在这个事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果完全是因为员工自己的疏忽,主管便要与下属进行私下沟通,诚恳地向他分析整件事情,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最后重申你的宗旨:下属在工作时一定要全力以赴,你永远是他们的后盾。

※ 主管在承担责任时,必须界限分明

区分出哪些是下属应负的直接责任,哪些是自己应负的管理责任。

※ 适时承担责任

当下属的犯错属于如下情况时主管不妨承担责任:下属由于执行主管的错误决策而产生不良后果;下属的过失并不是由于主管因素,而是因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属于客观犯错;下属的过失于理不容,于情可容。

※ 保护值得保护的下属

如果所保护的下属没有认错意识,行为恶劣,且不知道投桃报李的道理,主管保护这种下属,便会在部门内发生“东郭先生与狼”的惨剧。

去梯言———

主管替下属承担一部分责任,可以使下属产生与主管可以同富贵共患难的信任感,从而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不过,主管在保护下属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切忌产生如下不良后果:主管没有原则地保护自己的下属,不仅激发了下属有恃无恐之心,使其产生了“上面有人”的无所谓意识,而且还让其他下属对上级产生质疑,认为他是一个没什么公平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