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40

第40章 没有有效地应对上级的“侵权”

情景故事

沈先生是某公司华南市场的销售经理,公司为了降低库存,为前期的一批老型号产品制定了特价150元/台(原价190元/台)、1000台起单的优惠政策,以期刺激代理商大量提货。沈先生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客户周先生,然而第二天,周先生便给沈先生打电话,语气中饱含愠怒,对方告诉沈先生,沈先生的上级刚刚给他打过电话,说该批产品特价100元/台!周先生不满地说:“小沈啊,我们已经合作这么久了,我一直觉得你很诚实可靠,没想到你跟我玩猫腻啊!”一时之间,沈先生也被弄得一头雾水,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公司第二天便修改了政策,上级没有及时把这一消息告诉他,导致自己一无所知,无法把变更的政策在第一时间告诉客户。

沈先生意识到自己又被上级“侵权”了,以前上级便总是“侵权”,自己明明已经跟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交代了某件事情,但是上级在没有通知自己的情况下,便擅自更改口令,然后传达给客户和合作伙伴。沈先生感觉很无奈,也很被动,现如今,有时候沈先生向客户传达一个信息后,客户便会紧随着再问一句:“你确认吗?要不要再问问你的上级?”沈先生感觉这大大增加了自己的沟通成本,他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与上级沟通这个问题,如果要沟通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问题分析

职场之中,主管被上级“侵权”是常事,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却对主管开展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客户及合作伙伴对主管的指示和提供的信息产生了质疑,增加了主管的沟通成本,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对主管产生不信任感,觉得对方的话没什么效力,增加了主管开展工作的难度。

一般而言,主管被上级“侵权”,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上级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主管造成“侵权”,上级是无意的。很多的上级经历了企业的初创期,虽然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仍然保持着“人治”的惯性,所以心有所想,便越过下属直接与客户及合作伙伴联系,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会对下属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上级对主管不信任,担心主管无法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工作。上级虽然把工作分派给下属,但对于下属的工作能力仍然有保留,为了更加保险一些,上级便主动出马,让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三是主管因为功高而受疑,上级担心下属功高震主而事事都要插一手。

四是上级不愿意失去那些客户,担心长久由下属出面,自己便渐渐被客户遗忘,与客户生疏起来。于是,上级便时不时与客户沟通一下。借以强调自己仍然地位如初。

有的主管慑于上级的权势,虽然对于上级“侵权”一事心有不满,但是担心唐突与上级沟通此事,造成彼此之间的尴尬,似乎自己在讨伐上级授权不足,于是便索性不提,让自己暗自受着被“侵权”的苦。然而这并不是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就像沈先生一样,屡屡被上级“侵权”,无端失去了客户的信任,让自己维护客户的努力毁于一旦。

所以,对于上级“侵权”一事,主管并不能无动于衷,而是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管理讲堂

※ 对于无意“侵权”,主管应寻找适当的机会与上级沟通此事

如果上级无意“侵权”,主管可以找一个适当的机会与上级沟通此事,说明由于上级越过自己与客户沟通,使自己很被动,直接影响了自己执行上级指示的效率。主管可以建议上级,对于自己负责的客户,上级可以把最新的指示先告诉自己,让自己出面与客户洽谈。由于这种“侵权”是上级无意识下的举动,上级一般会接受下属的建议,因为上级明白,支持下属的工作,绝对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 对于因不信任而导致的“侵权”,应当请示上级的意见

如果上级因不信任下属而“侵权”,主管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向上级请教,当上级指派自己一项工作时,自己先向上级陈述自己准备采取的工作方式,向上级请示自己想法的可行性,争取在开展工作前与上级获得一致的意见。

※ 不可强出头

如果上级担心下属功高震主而干涉下属的工作,主管除了要保持自己的做事风格外,一定不要太出风头,以免抢了上级的荣光。

※ 替上级维护客户关系

如果上级因顾惜客户关系而侵权,主管便要善于将上级置于台前,比如替上级问候客户,然后把客户的回答转述给上级。如果上级已经“侵权”,主管为了减轻“侵权”事件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便要学会向客户强调上级之所以亲自与其联系,是因为上级格外重视对方。

去梯言———

面对上级的“侵权”,最避讳的两种行为是:为了挽救客户对自己的印象,向客户抱怨上级的行为,告诉客户自己也是受害方(这种做法除了让客户觉得你无能外,你还会招致上级的怨愤);认为既然上级喜欢事事插上一手,便索性等着上级解决问题,自己干脆坐享其成(上级只是“侵权”,并不是“夺权”,如果你真的开始偷工减料地工作,等待你的最终会是“收权”———你没有必要为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要忘了,这始终是你的工作、你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