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17631600000042

第42章 关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思考(1)

2010年6月,面向社会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生学习考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区域基础教育的特征,上海市黄浦区进一步明确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新一轮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一方面是因为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校的升学压力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到很好解决,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基于“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之理念,把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看作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因为,教育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人的灵魂与精神、价值追求和人生道路。因此从本质上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是区域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际上,教师、学生的发展是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成功,离不开学校这个平台,学校的发展,更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教师和学生发展了,学校必然会发展;学校发展了,必然也会带动师生的发展。因此,在“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三个立足”,即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学生。只有找到“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一、 立足学校,重在特色与文化的构建

在现代学校建设中,一般的关注点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学校特色的创建。立足学校,首先要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把学校发展与创建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既要保持原有特色,又要创建新特色。所谓学校特色,就是要创办适合自己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以区别其他学校的办学特征。从哲学观点来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所学校。举例来说,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和谐发展,理科见长”;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合格+特长”,则为学生提供多种适合选择的“特长”课程。可见,办学特色,是指与同级其他学校之间的区别之处,主要体现为办学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实践证明,有特色,学校才有活力。当然,创见学校特色,关键还在校长。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校长如果不懂教育科学,不研究教育教学,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也就不可能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其二,学校文化的创设。无论是教师发展,还是学生发展,学校文化都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环境资源决定着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有人说,没有了文化,人也就什么都不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个体告别动物界、走向文明的重要界限。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功能的本质是传承文化。没有优秀的文化,不会有卓越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的巨大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有学者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学校要通过构建并完善教师学习制度,加强学生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让文化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从师生活动的环境看,学校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每个人的行为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熏陶与浸润。真正的教育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触动人心灵的教育也从来都是“当春乃发生”的。文化即生活,不是喊个口号就能实现的。在学校教育中,很多东西是在自然和不自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灵的。有人说,看一所学校办得怎样,看看师生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就可知其大概。

的确如此,一所文化深厚的学校,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里,耳濡目染,也逐渐地会文化起来。当一个人拥有了文化之后,那种挥之不去的文化气息就会如影随形地环绕在你的身边,让你的言谈举止都体现文化的能量。我国一流教育大师没有一个不是高层次文化的追求者,孔子、陶行知、张伯苓等是教育家,也是文化大师。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个人价值观、人文修养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学校有了文化,学校才有凝聚力;课堂上有了文化,课堂才有味道;教师有了文化,教师才有魅力;学生有了文化,学生才有活力。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制度建设,却不知“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学校有了特色,有了文化底蕴,就有了潜移默化的发展动力,这比制度上的规定和要求要有效得多。

其三,学校课程的建设。实践告诉我们: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离不开适合学生选择的课程。正如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局长王伟鸣所说:“学生是否喜欢课程,是学生能否喜欢学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十分重视和加强学校的课程建设。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课程都能较为鲜明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例如,上海市格致中学的课程由四大类(公民人格、文化科学、身心意志、创意技艺),八个学科(民族历史和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人与自然和社会、艺术审美和体验、心智体能和意志、社会实践和团体、学科竞赛和实践、世界文化和交流)和一百多门校本课程构成,既传承了格致书院“经世致用”的精神,又体现了“生本、多元、整合、创意”的课程理念。又如,上海市大同中学开发的“大同文化”、“中国古建筑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网络文明”、“地理双语”、“生命科学双语”等八十多门拓展型课程,在传承大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力求体现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二、 立足教师,重在整体素质的提升

随着基础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质量立校,关键靠教师。安德鲁·卡内齐曾经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更好的工厂。”企业管理如此,学校管理亦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说得好:“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发展就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换言之,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每个教师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呢?我认为,就是我们常说的“学高”和“身正”。

关于教师的以身作则和模范作用,我曾看到这么一段话写得颇为精彩:“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盛行这样一句话: 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再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最后才会出现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看来,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先做人。因为,做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博士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又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是首位,即做人应以德为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来说,道德规范的意义比一般职业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教师本身蕴含了很深的道德色彩,“教师”一词本身就有“模范”、“榜样”的意思。“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的天职。正如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看法,进而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实,在汉字的造字意象中,“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 而“育”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教”和“育”连在一起,包含了两个不同的过程,既强调由外而内的“教”的一面,更注重发自内在力量的“育”的一面。显然,“育人”是教育的根本。

因此,从育人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师德,乃为师之品德。更进一步说,现今教师的角色定位已不再是传统的“严师”,而是以人格魅力启迪、感染学生的“人师”。为“人”师者,首先应该目中有“人”,这样才能教书育人。这里需要强调是,师德的价值不仅在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作为当今的教师,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因为,教育的高度永远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同在的。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建构精深而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在专业上一定要“术业有专攻”,一定要尽力超过所有的学生,这样才能站在学科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致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界,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

说到“教书”,还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问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多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理论与方法,就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人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是啊,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就是符合教育规律;艺术,就是讲究方法。事实证明,只有老师“会教”,学生才可能“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他才可能学得快乐。

可以说,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乃当务之急。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靠口号和理论就能支撑起来的,它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和途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教师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但很少真正关心教师自身的发展、成长、健康和幸福。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