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17631600000043

第43章 关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思考(2)

现在有一种观点:“名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因此,要让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校必须通过营造氛围,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只有让教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才能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唤起“教书育人”的热情。

诚然,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获得。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培养和培训策略,为他们提供成长的舞台。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载体,加强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强化“专业自觉”意识。

毫无疑问,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和需求,学校开展的任何学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从职业角度看,教师的生存方式往往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师新鲜感的消退、创造激情的淡化,以致产生职业倦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对工作的热情,也就没有创新、永不满足的动力。所以,学校只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反思等活动,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其生命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从社会来讲,不仅要尊重教师,而且要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教育空间。教育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往学校就是想通过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使孩子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三、 立足学生,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易行难。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理念大家都有,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许多教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而很少研究学生实际,以致在很多课堂上,还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由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杨振宁院士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调研: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但十年以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知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提倡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材、教师和权威不同的见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她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听了这话,我们可以愤怒,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击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外国的老师往往比我们做得好。有这样一件事情: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数学老师讲“加法”,老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学生齐声答道:“两个。”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演示,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爱因斯坦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老师当时愣住了。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糖,一只手拿一块,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同学们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老师和蔼地说:“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但那是一大块。”爱因斯坦说:“大1也是1啊。”老师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是轻轻地重复了一句:“对,大1也是1。”爱因斯坦这种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他的老师也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在捣乱,对他的回答没有加以否定,这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的具体体现。俗话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在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有了问题,有了质疑,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才可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兴趣形成和个性发展。

进而言之,教育要从研究学生开始。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我区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就是研究学生的结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说:“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学生不是一项外在叠加的研究任务或工作要求,而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可见,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和重要职责。

研究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世界,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从发展的眼光看,浓厚的兴趣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有很大作用,而且是其今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

其次,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减下来的,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有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学生的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再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康德说过,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本来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过程。两千多年前,孔子与众弟子围坐一堂,纵论天下,共同发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的感慨,其乐可见。而现在的孩子们,为了考上名牌大学,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连休息日都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脸上的疲惫和无奈盖住了天真的笑容,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其实,在儒家创始人看来,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有效,因此在《论语》中有56个“学”字,在《学记》中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教”字出现的频率。放眼当下,也应当如此。通常来说,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组成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才是最终目的。不过,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主动健康的成长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教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尤其是对所谓“差生”的了解和关心不多,以致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无怪乎有人套用一句名言: 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差生”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差生”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当然,教育中“爱”的缺失,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规划纲要》已经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特别提出要“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今后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考生自己都要完全从“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当学生能够自主发展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拥有尊严感,才会真正得到幸福和快乐。

当然,“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庭。因为,实现快乐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思考、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帮助学生找到实现“快乐”的途径与方法。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了解,才会喜欢。”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动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相信,教师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像孩子父母一样真心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喜欢教师,进而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主体的“人”,应该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没有学的教和没有教的学都不成其为教育。正如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所说:“要研究‘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课题,必须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因为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充分确立两个主体的意识,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在于“三个立足”: 只有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的特色与文化建设,才能为学生搭建优良的整体成长舞台;只有立足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立足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程、喜欢学校。只有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让教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敬称,让读书学习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生存与生活方式,我们的教育才能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