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文本解读:写在前面的话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我重读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是《刀锋》,都在今年。)
这本书总共收录了12篇张爱玲在1944年左右写的中短篇小说作品。
以前读书一直不喜欢重读,所以无论读什么都只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30岁以前,也读过一些张爱玲的作品,并不觉得很喜欢。可能一是因为读得太不认真,只关注表面上的故事情节,所以很难产生共鸣;二是因为张的文字和小说主题,给我的感觉太“丧”了。不过前阵子当我说起这个感受的时候,有个可爱的朋友回应道:“其实我们这一代,本身就已经很丧了。”令人忍俊不禁。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印象中,张的很多故事都是低气压的。读这本书之前,最后一次读她,还是很多年前的事。当时看的那本《小团圆》是电子书,在Kindle上断断续续读完,只记得挺压抑。也许是因为她把生活的遮羞布无情地撕掉了,所以显得过于真实、细碎和残酷,当然也就似乎显得不那么美好了。
可是对于张爱玲,就算再不喜欢,但凡读过她的文字,也很难不留下一些七七八八,挥之不去的影子。就像那袭“爬满虱子”的“华美的袍”,她的文字给人一种冷艳、独特、令人头皮发麻的感觉。
《小团圆》的序言里提供了不少信息,对于深入了解张爱玲,很有些参考价值。因为其中有许多张与好友的书信往来,不光有她的自述,还有好友对她和她作品的评价与建议。
张爱玲说她写小说从不修改,不像写论文,但在写《小团圆》的时候却几经修改不能定夺,思虑再三,甚至在遗嘱中叮嘱销毁这部书稿。终其一生,她都没能完成这部小说的修改。究竟是什么让她如此顾虑呢?
其实这跟当时的时代和环境有关。
首先,读者很容易会把书里的九莉等同于她本人,邵之庸等同于胡兰成。例如庸俗读者如我,在阅读时,对于很多细节,也会不自觉地把张本人往上套。虽然作家笔下的人物大部分都不会完全复制自己,但要说九莉身上完全没有张爱玲的影子,那也是不可能的。《小团圆》恐怕是最接近张爱玲自传的一部小说了。
除此之外,邵之庸的汉奸身份也会影响到张爱玲原来的偶像光环,让她沦为众矢之的。好在现代的政治环境早已不再像当时那么严苛。
而且大家最担心的是,胡兰成会趁出版之机大占便宜,胡言乱语,趁机再借张的名气炒作一番,所以好友建议她对人物设定和部分情节大作修改。于是张遂把《小团圆》搁置,继续写她的《色,戒》去了。不过,本书出版的时候,胡兰成已经去世了。所以当时这方面的阻碍已经不存在。
幸亏书稿的持有者多方考虑,揣摩她的原意,没有照她的遗嘱执行销毁,我们才能有幸读到《小团圆》,从而离张大作家的距离更近一些。但是直到今年初,读完这本《红玫瑰与白玫瑰》之后,我才敢说对她和她的文字有了些初步了解,找到了读她的乐趣。
如果对照张爱玲的传记去读,一定还会有更多感触和收获。不过这次,我暂且只希望带着大家,尽量从文本自身出发,去纯粹地享受张的小说世界,领略她高超的写作才华。不过尽管我有意偷懒缩减了工作量,也仍然觉得,每一篇里值得细细咀嚼的东西还远未说尽。上次读毛姆,也是这个感觉……
唉,不管怎么说,也得给阅读定个期限,毕竟前面还有大把的好书催着我呢!至于更多的东西,就留给后会无期的第三遍,或者张的其他作品吧!现在,让我们共同开启令人惊艳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旅吧!
声明: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