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古文国学《格言联壁》《竹窗随笔》
841852

《格言联壁》《竹窗随笔》

易兴堂图书馆易兴堂图书馆2023-07-29 10:52:590

《格言联壁》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译文】没有欲念的人称为圣人,欲念少的人称为贤人,欲念多的人称为凡人,纵欲过度的人称为狂人。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原注】时时遵此修持,则心自凝。

【今注】坐驰:身不动而心驰鹜于外。旁鹜:别的事情。“鹜”通“务”。

箴:箴言。

【译文】应安静、少说话、从容不迫、严谨及节俭,这四点都是告诫自己的良言。不要多欲、盲动、坐在此地却心在他处、用心不专一,这四点都是人易犯的错误。美好的道德情操,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修炼;千万不要急躁冒进,忘了循序渐进也是其秘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谨慎守住善良的心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躁之气,则心平气和。

《竹窗随笔》

斋素

富责人不能持斋吃素,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方面是贪肉食的美味可口。另一方面是担心吃粗劣的蔬食会营养不良,有损身体。不知吃肉与吃素,对于身体的肥瘦或者有关系,但对于寿命的长短却并没有影响。我们知道鹿的寿命比其它兽类更长,而它所吃的不过是草。虎喜欢吃肉,但它的寿命却比鹿短。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实吗?既然鹿不吃肉而能长寿,人不吃肉难道就不能长寿吗?话虽这样说,有人因为身患病苦,虽有心想持斋而体力不能支撑。有人因为在家庭中受尊长限制,虽有心想持斋而家庭条件不能容许。那么可以暂且实行持月斋、日斋及吃三净肉。只要能做到坚持不杀生也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多生以来吃肉的习惯自然就会断了。

轮回根本

据《圆觉经》上说,六道众生的轮回皆因爱欲而为根本。而此爱欲,千方百计想把它制伏,都没有办法除灭。就算是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能施其勇;即使像张良、陈平那样的谋士也无所用其智;就连离娄、公输般那样聪明灵巧的人遇到爱欲也是无可奈何。虽然佛经中也有介绍修习不净观以对治爱欲,但博地凡夫障重染深,只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虽然精微,但很少有人能够成就。那么,对此爱欲,到底该怎么办呢?

佛经上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就直接观照这个想淫欲的念头,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这样研之究之,又一直研究下去,研之不休,究之不已,如老鼠钻入牛角中,总有了断完结的一天。

病者众生之良药

世人都认为生病是最痛苦的事,但从前有位大德却说:“病是众生的良药。”药本来是用以治病的,怎么反说以病为药呢?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有形质的身体,不可能无病,人有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可是,当人们没病的时候,总是沉迷在嬉戏欢乐之中放逸地过日子,有谁能警觉呢?只有当病苦逼身的时候,才知道我们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原来是这般地危脆不实,人的生命原来是如此地短暂无常,这时只要生有一念悔悟的心意,也就可以作为修行进道的一种助缘了。我从出家到现在,得过三次大病,都差点死了,然而每生一次病,心中就发起一次悔悟,由悔悟更增进自己对佛法修行的信心。正因为我有这种切身的体会,所以我深信“病是众生良药”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